附解:六经各有标、本、中三气为主,客邪入于其中,便有从中化为病,有不从中化而从标化为病,有本气为病。乃不知自所论者,是无风之类中,错作有风之真中为无风之证,强分南北,谓东南无中风,以附会河间、东垣之意,可谓不揣其本,而齐其末矣。
果伤乎食,在病者自不欲食,今并能食者而亦禁之,将正气渐亏,百病从兹而入,甚可危也。不知外感之清涕忿嚏,与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不同。
喻嘉言先生之进退黄连汤,即可用于此病。 而余更有喻焉:试即蒸笼上气,而以一纸当气之上,顷刻纸即湿也。
如因内有积热者,审轻重治之。夫四肢禀气于胃,胃阳不足,而阴气蔽之,阳气不能达于四末,故头面肌肉瘦甚,阴气太盛,隔塞于中,而成腹胀,实不啻坚冰之在怀也。
此河间以来诸贤有不得辞其责也。识得阴阳至理者,始信余非妄说也。